周边景点
恒山,人称北岳,亦名“太恒山”,又名“元岳、紫岳、大茂山”,海拔2017米,与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南岳衡山,中岳嵩山并称为五岳,扬名国内外。它横跨晋、冀两省。它西衔雁门关,东跨太行山,南障三晋,北瞰云、代二州,自古就有“塞北第一山”之称。恒山以道教闻名。山上分布着许多道教庙观,相传张果老就是在恒山修行得道的。古有十八胜景,今尚存朝殿、会仙桥、九天宫、北岳庙等十余处。北岳庙是山上最宏伟的一座庙观,它建于明代,背倚恒山主峰天峰岭。庙宇进深五间,廊前是一座恒山真迹图,上刻恒 ...[进入]
也称小白登山,位于大同城东5公里处。东临采凉山,是历史上“白登之围”的战场。“白登之战”距离今天虽有两千多年之历史,但作为游览古战场来说,还有很大军事价值,曾经吸引不少游客吊古凭今。明朝宣大总督翟鹏来游白登山,感慨万千,赋诗名曰《白登台怀古》:“荒台犹有白登名,一望龙沙万里明。尚想精兵围汉帝,翻怜奇计出陈平。云中烟垒曾鸣镝,塞下山村有废城。顾我临风怀古意,胡笳吹彻暮云横。”明朝大同知府魏大本游览白登山,抚今追昔,赋诗名曰《白登台怀古》:“叠叠冈峦处处村,君王遗迹向谁论 ...[进入]
位于大同市城东20公里处,古称纥真山、纥干山、采药山等。系阴山余脉,海拔2144.6米,为大同市近郊海拔最高的山峰。采凉山素以山峰峭拔,高寒异常,冬夏积雪而著称。“采凉积雪”为大同八景之一,有“马嘶踏遍银山顶,鸟倦惊飞玉树枝”的咏叹。山上栖息着灰雀、石鸡、隼等鸟类,并时常可以看到松鼠、野兔等小动物。山中还生长着黄芪、山茱萸等中药材。山上物产资源丰富,有铅、锌等矿产资源。著名景点有红石崖。[进入]
地处浑源县西南,恒山主峰西15公里处,隔翠屏山与主峰东西相望,海拔2266.8米,比恒山主峰还高250多米。远望峰峦起伏,状如龙蛇,故名,亦名封龙山。龙山顶峰上有一洼地称寺洼,原建有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——大云寺,有各种殿阁和僧寮上百间,始建于北魏,为北方著名的佛刹。寺东侧的玉泉沟里,还有一座玉泉寺,寺旁泉水叮咚,花木扶疏,是避暑的好地方。这两座寺院都建有下寺,大云寺下寺在荆庄村;玉泉寺下寺在李峪村。荆庄大云寺大殿尚存,为金代建筑。昔日的龙山寺庙曾是一处重要的古建筑群。 ...[进入]
地处大同市口泉峪南侧,距离市区西南26公里处。面积为61平方公里,主峰海拔1714.1米。据《大同县志》载:“七峰,曰笔峰、太白峰、剑峰、鳌峰、白云峰、摩天峰、玉女峰。”七峰罗列,摩天最高,层峦叠嶂,气势壮观。山南丈人峰巅有辽代禅房寺塔一座,为六角七级,实心砖石结构,高约20米。最上层石料雕有莲瓣。再上为束腰,每块石上均雕有莲花、牡丹、童子等图案。各角各雕勇猛威武力士。上方每面各镌刻有一佛二菩萨浮雕一幅,再上有莲珠束腰两层,并雕有莲瓣等。整个雕刻粗算简练,富有变化,图 ...[进入]
主要分布在大同盆地东部,是我国第四纪火山群之一,大约在6万年前就停止了喷发,所以也是华北地区著名的死火山群。大同地区这类火山共有30多座,分布在山西省大同市、县和阳高县境内,具体分为东、西、南、北四个区:一、东区指瓜园、神泉寺一带,有肖家窑头、鹅毛疙瘩等6座。二、南区在桑干河与六棱山之间,包括大峪口、西窑等5座,是因玄武岩流沿断裂喷出而成。三、西区是大同火山群中最为集中和较复杂的一区,黑山、金山、马蹄山、阁老山等15座属之。黑山规模最大,呈扁平穹窿状;狼窝山范围最广, ...[进入]
位于红旗广场,即大西街和魏都大道交叉口。 该馆占地5600平方米,其中展厅面积为1800平方米,现已成为山西省第二大历史博物馆,馆藏文物1.3万余件,一级品132件。多数为地方出土文物。市民见面的1000余件珍贵文物中,有一半是初次展出的珍稀藏品。 馆内设4个展厅分为“平城时代”“百川汇流”“名城史略”“瓷路撷珍”,突出呈现了大同作为北魏京都的绚烂画卷。展品主要有许家窑披毛犀化石、唐代菱花形花卉纹铜镜、司马金龙墓出土的仪仗队伍俑群、宋绍祖墓石椁、波斯银币、鲜卑 ...[进入]
位于恒山山脚下,浑源县城城南五公里处的金龙峡内西岩峭壁上。始建初期,距地面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,因历年河床淤积,现仅剩58米。据记载,寺始建于北魏太和15年(公元491年),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。该寺建筑采用凿洞插木的方法构筑而成,背倚陡峭的绝壁,下临深谷。全寺有寺院、禅房、佛堂、三佛殿、太乙殿、关帝庙、鼓楼、钟楼、伽蓝殿、送子观音殿、地藏王菩萨殿、千手观间殿、释迦殿、雷音殿、三官殿、纯阳宫、栈道、三教殿、五佛殿等。建筑特色:悬空寺发展了我国的建筑传统和建筑风格 ...[进入]
位于大同市城区南部的小南街西侧,又称南寺。始建于唐开元间,后毁于战火,到金代重修,是国内现存辽、金时期寺院布局最为完整的一座。寺院坐北朝南,主要建筑有山门、三圣殿、大雄宝殿。其中大雄宝殿是寺院的主殿,建于辽代,殿前的月台、钟亭、牌坊都是明代所建,殿内正中供奉五方佛,殿内壁画绘于清康熙年间,造型优美,有很高的美学价值。大殿的左右为东西垛殿,西侧普贤阁,东侧文殊阁遗址。三圣殿在大雄宝殿前,殿内供奉华严三圣。寺内四大金刚和18罗汉都是辽代的遗物,值得一看。另有善化寺五龙壁门 ...[进入]
位于大同市西部,始建于辽代。它是依据佛教华严宗的经典《华严经》修建的。明中叶后整座寺院分为上、下二寺,各开山门,自为一体。1963年又合为一寺院。上华严寺:分前后两院,前院有山门、廊庑、佛堂、云水堂等,后院则是僧人居住的地方。上寺最值得一提的是大雄宝殿,殿内正中是五方佛塑像,四壁满是彩绘壁画,内容以佛教传说为主,技法娴熟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殿门北面,有宋代朱熹手书的《易经》石刻。大雄宝殿,在华严寺内北隅。殿身东向,大殿面阔九间,进深五间,面积1,559平方米,矗立在 ...[进入]